12月21日,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新华社《半月谈》联合主办的2024年企业ESG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。
在大会正式公布的“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”中,华润啤酒凭借《打造国麦标准化种植体系,构建供应链生态圈》案例(即“国麦振兴”项目)获得殊荣。
“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”的评选,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《半月谈》杂志社审定发布,遵循《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评审工作试行办法》,由审定办公室初审、专家复审、审定委员会终审,旨在表彰为我国ESG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案例和企业。
华润啤酒的“国麦振兴”项目此次荣获“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”,证明其在加强ESG体系建设、赋能国麦产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获得了权威认可,打造了一个企业全面构建新质生产力、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。
“国麦振兴”项目的提出,源自华润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领军者,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战略思考和社会责任担当。长期以来,中国啤酒的生产和消费两大数据同时雄踞世界第一,但“产销双雄”的背后是对大麦进口的深度依赖。由于全球主要的大麦产区集中在北纬50度横穿的加拿大、法国、俄罗斯等地区,因此国内啤酒产业供应链的安全、稳定,在一定程度上“受制于”国际市场的大麦价格波动,为助力国产啤麦产业振兴,华润啤酒决定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2023年,由华润啤酒携手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、呼伦贝尔农垦集团、春蕾麦芽有限公司等机构、企业,联合发起“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”项目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落地。
经过近两年的努力,华润啤酒“国麦振兴”项目的国产啤麦标准化种植试点基地已经在内蒙古、江苏等产区设立。该项目通过制定可行性方案,解决了国产大麦产业链上的诸多堵点和痛点:一方面,通过严格的质量标准提升啤麦品质;另一方面,采用“优质优价”的订单农业模式,调动种植端与制麦端的积极性。截至目前,“国麦振兴”项目已经取得显著成果,华润啤酒在三大产区共完成24000亩国产大麦标准化种植工作,喜获近21000亩国产大麦。其中,呼伦贝尔农垦地区的标准化大麦种植面积已增加至12000亩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12月16日举行的华润啤酒成立30周年荣耀盛典上,国麦产品——“垦十四”新品重磅发布,标志着这条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正在推动“国麦振兴”加速迈向全新阶段。
“国麦振兴”项目不仅提升了国产啤酒大麦的产量和品质,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表示,国麦振兴项目至少在未来四到五年内会持续推进,并期待通过不断复盘和完善,形成行业标准,让全行业共享共用。对此,华润啤酒副总裁、华润雪花采购管理中心总经理李小冬也表示,华润啤酒振兴国麦的初衷和方向不会改变。同时华润啤酒在思想上、资源上都已做了充分准备,也建立起了更好的机制,让华润啤酒的合作伙伴有更好的平台,共同做好这项工作。
在我国啤酒行业存量竞争的时代,摆脱对进口大麦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共识。华润啤酒加速推进“国麦振兴”项目,在强化企业自身供应链建设的同时,也为行业的高质量改革、我国啤酒大麦产业的突破和可持续发展、国家乡村振兴的多元化模式建设蹚出一条新道路。未来,华润啤酒将继续以“引领产业发展,酿造美好生活”为使命,发挥产业协同优势,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